第一章 寒门血泪庐州合江县的张富,本是城郊佃农之子。
其父早逝那年,正值腊月,寒风吹得破窗纸簌簌作响。
母亲李氏,一位坚韧而朴实的女子,用她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。
她用草绳将三亩薄田的地契捆在怀里,对着灶台上的冷粥发呆,眼神中满是无助和绝望。
李氏是个勤劳而善良的女人,尽管生活艰难,她总是尽力维持着家里的生计。
她的脸上总是带着岁月的痕迹,双手粗糙而有力,那是多年劳作的结果。
她会在张富面前强忍泪水,告诉他要坚强,要活下去。
年幼的张富蜷缩在稻草堆里,听着母亲夜间纺线的声音,那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。
他透过雕花缝隙,看见母亲被红绸蒙头塞进花轿时,发间还沾着清晨的霜花。
那一刻,他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愤怒和无助,却也坚定了要改变命运的决心。
此后三年,张富在 "德隆当铺" 当杂役,学会了用朱砂笔在契约上画下吃人不吐骨头的 "死当" 二字。
他知道,这一切的苦难,都是为了能有一天,让母亲过上好日子。
第二章 富家夜话昌州李家的紫檀木床上,李正抚着弟弟李谦的额头,烛火在他眉间投下阴影。
窗外传来更夫梆子声,屋内却弥漫着家族内部的矛盾氛围,隔壁传来激烈的争吵声:“老二家的儿子凭什么多分十亩地?”
李正握紧手中地契,这地契不仅是家族产业的象征,更像是家族矛盾的一个焦点。
他不禁想起父亲临终前那带着咳嗽声的叮嘱:“谦儿身子弱,你要多担待些。”
父亲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回响,可如今家族事务却乱成一团。
次日清晨,李正对着铜镜系玉带时,发现自己眼尾添了细纹,这是忧愁的痕迹。
这时账房先生捧着账本进门,带来了更糟糕的消息:“老爷,江南绸缎庄又亏了三成。”
李正望着满院嬉戏的族中孩童,心中五味杂陈。
家族生意的亏损让他意识到家族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,而那些孩童还懵懂无知地玩耍着。
就在李正为家族事务忧心忡忡之时,他忽然想起张富在茶肆说的话:“贤弟可知为何古人要立‘义庄’?”
这句话如同一个警钟,在他心中敲响。
他开始深入思考义庄的
最新评论